成果 | 厦门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组提出忆阻器极性调控新方案
厦大物理宽禁带半导体研究团队提出等离子体介导的忆阻器极性调控方案,成功实现了ReS2忆阻器极性的可控切换,并基于此构建了类生物的异极性忆阻器级联架构,兼具生物神经系统的动态学习更新与持久记忆巩固功能。这一成果突破了神经形态计算的稳定性-可塑性协同的瓶颈,推动了兼具生物真实性与工业可扩展性的类脑计算系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对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冯・诺依曼架构存在传感器、存储与计算单元分离的固有局限,...
厦大物理宽禁带半导体研究团队提出等离子体介导的忆阻器极性调控方案,成功实现了ReS2忆阻器极性的可控切换,并基于此构建了类生物的异极性忆阻器级联架构,兼具生物神经系统的动态学习更新与持久记忆巩固功能。这一成果突破了神经形态计算的稳定性-可塑性协同的瓶颈,推动了兼具生物真实性与工业可扩展性的类脑计算系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对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冯・诺依曼架构存在传感器、存储与计算单元分离的固有局限,...
原子级精确结构的金属纳米团簇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发光性能,近年来在光电器件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业已发展成为国际纳米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然而,金属团簇由于近红外发光量子产率低且发光机制不明晰,严重制约了其从基础研究迈向实际应用。近日,厦门大学杨志林教授、华侨大学骆耿耿教授与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
2025年9月16日上午,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物理大楼117报告厅召开物理学系领导班子任免会议。物理学系全体专任教师、学院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级及以上党政管理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书平主持。会上,李书平代表学院党委回顾并总结了本次物理学系行政班子换届工作过程,并宣读《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关于吴志明等职务任免的批复》文件。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任命吴志明同志为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系主任;...
9月10日晚,厦门大学2025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颁奖典礼在建南大会堂举行,经过学院推荐、个人展示、学生评选等环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友辉老师高票获选“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 林友辉主要从事软物质凝聚态结构设计及物性调控研究,主持1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并以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8项。研究工作被新华社、EurekAlert等数十家平台亮点报道。在教学领域,他获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自制仪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