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构表面是由具有亚波长周期性单元构成的人工微结构,并由于其操纵电磁波传播的能力引起了相当大的研究兴趣。单元之间的共振和耦合既为超表面带来了丰富的物理现象,也使其难以设计和优化。相比之下,超构光栅由于不可穿透的狭缝至少可以半截析计算,这也为衍射机制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更鲁棒性的平台。传统的超构光栅大多假设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磁导率,以克服单元与自由空间材料的特征阻抗不匹配,但磁性介电材料在自然界非常稀缺且难以制造。法布里-珀罗(FP)共振也作为一种实现超构光栅单元高效传输的方案, 但FP共振意味着单元仅在共振峰处透射效果良好。有没有更简单普适的方法?将梯度厚度电介质材料(GID)集成到波导狭缝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在产生高分辨率相移的同时保持近乎完美的宽带传输。
利用渐变厚度的均匀非磁性材料对波导内传播常数进行调控,从而实现需要的相位积累(图1),其中固定波导内不同厚度的电介质材料会带来不同的色散关系(图2)。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利用基于模式转化的超构光栅设计奇偶性反转的异常透反射(图3-4),具有高聚焦效率、小尺寸焦点的平面透镜(图5)。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模式转化理论可以实现每个单元内的完美传输,但这并不意味着超构光栅整体的完美传输,因为还需要考虑入射波和散射波的宏观波矢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