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蝴蝶和飞蛾的生物多样性部分归因于它们独特的口器(长舌)。达尔文协同进化论的一个杰出案例就是他根据长距彗星兰花的蜜腺的深度成功预言了具有30厘米长口器天蛾的存在。直到目前,一般认为蝴蝶和飞蛾与其他昆虫类似,通过胸腔和腹部的阀状气孔吸入和呼出呼吸气体。那么蝴蝶和飞蛾的口器是如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如何长距离输运花蜜是有关微流体的有趣物理和工程问题,作者将根据其近年来的工作第一次揭开这个秘密。
专家简介:韦齐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 奖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长期从事软物质物理、纳米制造、微纳光学、仿生等交叉学科研究,在多个领域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包括利用微加工技术,首次清楚证实了单通道扩散不满足Fick定律的理论预言;发现低对称粒子的布朗运动存在短时和长时扩散系数、颠覆了对低对称性粒子布朗运动的传统理解、被美国和欧洲物理学会新闻报道;发明了基于超掩模板的分子取向光刻技术,实现了液晶平面光学元器件的高精密制造;用于构建取向序微环境,实现对细胞、细菌等活物质的精确操控。